« 能开动的CA7560北京铁路博物馆里的老红旗现状 »

广州的红旗770G

 


图片和文章来自袁启聪先生的博客,,袁先生为著名媒体《汽车导报》的副主编,该车是著名收藏家何兆华先生的收藏。

图片和文章来自袁启聪先生的博客http://blog.163.com/kaichu_ng/,袁先生为著名媒体《汽车导报》的副主编,该车是著名收藏家何兆华先生的收藏。

 

“红旗”,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话

这不只是一部汽车,是精神、是使命、是人生、是梦想、是政治……

国庆十周年,第一次由国产红旗轿车载着国家元首检阅了部队,于是北京胡同里跳橡皮筋的孩子们会唱着这样一童谣:“小汽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毛主席。毛主席,挂红旗,气得美帝干着急。”而在那20年后,我才出生。

很多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当然还包括比我更年轻的),已经不能很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看见我们的领袖坐在红旗车里面会生气着急,也无法体会那时候的中国人在百废待兴的国土上,看见中国产高级轿车时会产生多大的震撼。

近代中国人是有创造奇迹的传统的,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人定胜天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在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一句“指示”,就可以无视一切发展规律,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威力,例如我们的红旗轿车。         无论是中国人制造的第一部轿车“东风”,还是后来威震天下的“红旗”,它们的名字就已经能说明一切——这是政治的产物。制造红旗轿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生产出中国历史上第一辆载货汽车(解放牌),随后一汽开始研制轿车,仅仅一年时间,在1958年8月,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高级轿车就诞生了。现在来看这个时间表,中国人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楞是用靠锤子敲响了汽车梦,而且,一开始就是一部世界上最高级的轿车。

恐怕世界上除了中国人,就再也不可能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这一切,我们的红旗车,1960年被送到莱比锡国际展览会,意大利汽车权威人盛赞“红旗”是中国的劳斯莱斯,随后即被收录进《世界汽车年鉴》,被确认为“世界名牌汽车”。

昨天,有幸开到一部“红旗”,可以说,开这部车是我试车生涯中最特别的一次体验,我的目的已经达到,像是完成了一个心愿。留意到了吗?我避开了“试车”二字,是因为这个“试”字实在不适合“红旗”。

可以说,这部车,如果按照正常的试车标准,一定是我试车生涯中最糟糕的一部。我试过比它年纪更大的车,都能找到符合标准的东西,而“红旗”,却让我强烈地感觉到那个让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时代,那份特殊的骄傲和固执。所有的设计,都是以政治使命为唯一目标,就是要让这车看起来代表中国人的志气,中国人的面子。至于看不见机械机构是否合理,各种设备是否可靠,都已经无所谓了。

现在有人在抱怨,说现代中国汽车工业不够争气,总在干一些低水平的事情,以致在“红旗”以后的那么多年,都无法再次在世界车坛上造出部有影响力的汽车。说这些话的人不明白,“红旗”是一个神话,是无法复制的。诚然,现代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很努力在前进,但这次和50年前不同,我们现在造的是无须专人侍候就能天天用的汽车,那就必须遵守工业发展规律,这比造一部专门用来“长志气”的高级轿车难得多。

我相信,世界不会有第二部车能拥有超越“红旗”的政治辉煌,每一部红旗都是独一无二的,后座上必然有一位声名显赫的政治人物的影子,它的一生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而每部红旗的价值,和车况无关,决定的是它身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以至于现在流落民间的“红旗”,哪怕新主人说只是普通百姓,但都以这些故事为“红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是“开”车,其实还不如说是来“听”车恰当。现在去评价“红旗”,我们依然带着自豪。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红旗”是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话,因为那个疯狂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要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除了激情,更需要理性和科学,而要成就新的大业,都需要我们比以往都更沉着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