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万的红旗你怎么看?徐留平的“一汽六百天” »

专访广州美术学院2015研究生毕业作品《中国·红旗》作者谢国发先生

 

一年一度的广州美院毕业作品展近日在广州开幕了,有一件名为《中国.红旗》作品颇引人注目。
             该作品通过复杂的立体蚀刻工艺,将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汽车自身审美特点相结合,用红旗轿车为载体表现了红旗文化。中国红旗轿车网很荣幸的独家专访了该作品的作者-谢国发先生。在此对谢先生表示感谢。

 


 

 

 

中国红旗轿车网:介绍一下您自己的基本情况。

谢国发:我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谢国发,广东梅县人(客家人),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自幼受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成长。在谈我的作品之前,向大家郑重地声明:我不仅是红旗爱好者,也是中国共产党员,共产主义是我坚定的信仰!(图1)(图2)

 

图1. 作者与创作中的红旗明仕

图2.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现场(左一为作者本人)

中国红旗轿车网:说说您选择红旗轿车作为毕业设计的想法形成过程。

谢国发:毕业创作是美术院校毕业生必须完成学业中的最后一门功课。一年前,我下意识选择红旗汽车之时,考虑到红旗汽车文化与政治有密切的关联,探讨与政治相关的话题容易被误读,因此也曾犹豫,但最后还是忠实于内心想法,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红旗明仕,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创作了这部艺术汽车作品。(图3)

图3.                红旗明仕原车

作品的创作理念:《中国·红旗》艺术汽车是以文化符号及其象征意义再创作。命题“中国·红旗”与“中国红旗”存在很大的区别,如此命名作品的目的在于强调:“中国”与“红旗”是并列的关系,不仅仅表明红旗是中国的,而且它还是中国现实的写照。《中国·红旗》首先是一台机器(汽车),是一个国家的缩影,是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作品不存在褒贬抑扬的情感主见,只在乎就事论事的客观事实呈现。               图4. 《中国·红旗》方案素描初稿

图5. 《中国·红旗》方案crd图稿


             回忆中国红旗汽车工业的摸索过程:汽车工业发明和成熟都发生在西方国家,作为汽车工业零基础、舶来品的中国,只能对国外汽车技术的模仿与研究。1958年是新中国汽车史上最具里程碑的一年,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中国一汽自主生产出了第一辆轿车,取名东风CA71。同年继东风后又研发了中国第一台红旗轿车,型号定为CA72。1965年,由贾延良先生设计的CA770是红旗轿车外观的相对自主设计,也是最经典的一款红旗车型,是中国人的骄傲。虽然使用的是刚研发出来的先进V8发动机,但硬件技术依然是逃离不了模仿和引进国外的事实,独立制造环节薄弱,仍需研究摸索。1981年,红旗轿车曾被中央一度勒令停产,直到1996年一汽与奥迪等国外品牌的合作,才生产了第一代红旗明仕。结合红旗汽车的发展历史可联想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前行之路。

中国红旗汽车的历史与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存在着不谋而合的关联。首先,我们深入了解汽车的历史、文化及其象征性,红旗车是中国共产主义引领下的产物,走过了57年。“红旗明仕”外观与内饰等等都借鉴于“奥迪100”,“奥迪100”是德国汽车品牌,共产主义理论也发源于德国,影响着世界,主要实践于苏联与中国。在中国,人民一直致力共产主义事业的探索,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已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通过以上两方面历史的了解,可以从中找出马克思共产主义与中国红旗汽车的关联:第一,诞生所在地:共产主义思想萌芽于德国,而红旗明仕也脱胎于德国的“奥迪100”;第二,两者与中国的渊源,一个是中国社会体制的最终目标,一个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在汽车上的体现。第三,两者都是舶来品,存在着模仿和探索。因此,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也存在着天然的暗合,作为共产主义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只有红旗明仕最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图4)(图5)

中国红旗轿车网:介绍您这个作品的了制作过程和思路,以及作品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本人对您这个用红旗轿车为载体表现红旗文化,运用蚀刻以及二维码等亮点,如何把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汽车自身审美特点相结合,是否在内饰也有设计内容。

谢国发:在《中国·红旗》创作图案纹样中,采用了抽象与写实相间的图式语言形式,秉着“不求出彩,只问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什么”的信念,希望通过艰辛设计创作劳动,能在作品中展现出个人的艺术语言与符号,增强个人的艺术识别性。

具体到局部的设计图案内容,较为复杂。首先是车身的顶视角度,分为三个部分,尾盖与后挡风玻璃分别是古代饕餮纹的“现代变体”,代表中国儒家文化;玻璃上是共产主义“五位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当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车顶是以“俯视神州向五星”主题的抽象图案;机头盖上的图案主要以“红旗梦”为主题,可引申为“中国梦”,车头红旗标是毛泽东思想的象征,飞机图案上的中国地图,意为飞翔中的“中国梦”等等(在这就不一一叙述,给观众更多的联想空间)。(图6)

图6. 《中国·红旗》局部


             车身左侧面图案是以“迎东风,展红旗”来展开的(从车头到车尾),分别有“迎东风、展红旗”、“国车”、“迎宾车”、“阅兵车”,“中国特色”等主题图案的设计,并在每一主题上搭配一个二维码,目的在于尝试不借助文字,只通过图式语言形式来表现具体事物。另外,还设计了红旗汽车出产“编年尺”,在相应的年份下面有当年生产的红旗汽车型号与车型图案。侧面车尾部分刻有象征汽车工业和机器的饕餮图腾。(图7)


图7. 《中国·红旗》左侧面

 

车身右侧图案以“东方红,红旗升”为主线,分别刻有汽车的“工业的发展”、“配套设施”、“造车四大工艺”和“红旗精神”、“展望未来”等为主体的图案,也分别配有二维码帮助观者理解。在图案上部刻有”红旗大事件”的二维码和“编年尺”,每一个二维码里面有对应发生的关于红旗历史中的大事件信息。车尾部分以古代蟠龙纹与现代交通线路相结合的抽象图饰,意指发达的交通与科技。另外,车窗玻璃上也有图案,分别是以共产主义践行者,如切·格瓦拉、托洛茨基、卡斯特罗等。右边车窗是曾坐过红旗汽车的国外政要,如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尼克松……(图8)



图8. 《中国·红旗》右侧面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众多的红旗文化和”红色”元素,营造繁荣不失庄重的氛围,极力打造一台内敛的而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汽车。

作品实施采用金属和玻璃的立体蚀刻工艺,此工艺工序繁复且严谨,现在市场上的一般平面蚀刻工厂无法完成,从第一道工序到效果完成都我亲自动手,与助手一起完成。(涉及工艺研究成果的保护,在此就不具体介绍制作工艺)(图9)





图9.立体蚀刻的制作过程

中国红旗轿车网:介绍一下您对红旗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看法。

谢国发: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欲于强势的姿态屹立于汽车品牌行列,我认为社会集体信念是关键,创新与特色是出路,充分寻找和发挥自身优势。过去的老红旗,如CA72与CA77x系列车型为什么至今受人爱戴,人们怀念的不仅仅是红旗汽车,更多的是敬仰当年人民的那股艰苦卓绝的民族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艰苦岁月里,人们一锤一钳的打造了红旗车。不仅如此,脚踏实地的同时追求创新,这点从汽车外观设计上不难可以看出,如东风CA71和红旗CA72的外观,龙车标、宫灯、折扇等中国传统元素已进入当时早期的汽车设计理念。               当然,不止是红旗车工业如此,那政治高亢的年代,举国上下为了共同的事业,团结一心,勇闯未来。红旗品牌的成功从当年的外交事实得到了证实,众多外宾以“坐红旗,住钓鱼台,见毛主席”作为访问中国必做的三件大事,当年红旗车能获得如此的荣耀,是今天我们应该探讨与反思的。因此,老红旗车只是被实体化的精神象征物,也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在今天看来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值得永远的缅怀与学习。

中国红旗轿车网:关于选择这个车型,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争议,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都对名士车型是否能承载红旗文化和表达您的设计想法表示异议。除了经济性角度,您能说说您的想法么?

谢国发:有异议是很正常的,有矛盾才能使我们探讨的事物进入更深的层面。我想,造成争议的原因是作者与观者的关注点有所偏差,通过前面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此创作出发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艺术汽车不是纯粹的涂鸦汽车,也不是印度大篷车,更多的关注点是集中在艺术观念的表达和客观事实的呈现。所以需要观者抛开对载体明仕的偏见,用心去解读和感受这件艺术作品。就算是撇开艺术品的因素来看,利用它来作为载体,诉说红旗的文化与历史,也不存在任何的问题,毕竟明仕也是红旗的品牌下产品,素有“小红旗之称”,也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况且它只是一个表达的载体、材料,总比将这些图案直接画在墙上来得更有说服力。

中国红旗轿车网:是否会把这个专题做下去,比如做出其他优秀的汽车品牌的系列。

谢国发:在国外,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艺术汽车已流行,其中宝马是艺术汽车中做得最为完善和“高逼格”的汽车品牌,他们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前卫艺术大师进行艺术汽车创作,如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等,这一艺术行为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在中国大陆,鉴于自身的国情,汽车外观改装管制较为严格,致使相对于国外来讲,汽车改装也比较少。即使类似艺术汽车改装偶有发生,但都存在模仿或抄袭,所以从艺术研究和原创性的角度来看,《中国·红旗》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艺术汽车。

至于专题是否延续的问题,现考虑到目前凭我个人的力量,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做艺术汽车,毕竟创作过程中花费的精力和财力较大。但是,如果有某汽车品牌的提供赞助的话,我非常乐意,并义务参与艺术汽车创作。

 

谢国发:最后,感谢中国红旗网的这次专访,让我与众多红旗爱好者们有述说作品的机会!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爱好自由,以上言论谨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读者对本文持有不同观点,求同存异,还请包容、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