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华福林、杨建中两位老人为共和国提速 »

耄耋老人再忆当年毛主席坐东风--采访史汝楫

耄耋老人再忆当年毛主席坐东风

新华网吉林频道 ( 2003-07-06 )


  据《新文化报》报道:6月16日,本报13版《国产第一辆东风轿车的故事》报道了一张有关毛主席观看、试乘中国第一辆自己设计制造的东风轿车老照片的故事,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照片上原一汽设计处副处长史汝楫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这位老一汽人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再忆当年主席坐东风

  史老拿着照片打开了当年的记忆:1958年5月21日14时许,在中南海,主席看到了国产第一辆东风轿车。当时饶斌同志是一汽厂长、党八大会议的代表,李岚清是饶斌的秘书,他们都在北京。我是5月13日接到将车送往北京的任务的。14日在我们将车开往中南海的路上,北京的人们看到了都很激动,一路上没有红灯,都是绿灯,路旁全是人们的掌声。我和饶斌把印好的汽车说明书给参加会议的党代表们看。主席不是第一个来看车的,陈毅、朱德等人都看过之后,21日下午开会之前,毛主席来了。李岚清和饶斌都不在,我就接待了主席。毛主席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是个很慈祥的人。问我是做什么的,很亲切。主席坐上了我们的车,上车下车都是我给他开的车门,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就是:“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

  卡车到轿车起到了重要意义

  1956年毛主席开会提出我国要生产自己的轿车。1957年3月,当时国家机械工业部黄敬部长来到长春一汽给厂里布置任务,他眼光远,当时的解放卡车刚下线便提出解放要改型——搞越野车和轿车,这是当时汽车工业要发展的一条很好的战略方向,指导一汽设计了好多车型,虽然后来都没投产,但是这期间汽车厂科研和生产的一些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并且培养了一批汽车专业设计和技术人员。这批人对后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时一汽的技术厂长孟少农认为,一个汽车厂要是不生产轿车,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厂。从卡车到轿车,对汽车厂来说是提高了一大步。

  从“第二辆车”开始要自己做

  对当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史老认为应该向国外学习,也可以搞合作,但从“第二辆车”开始就应该自己来做,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品牌和真正的汽车工业。韩国和日本走的就是这条路,并且走得不错。“目前,只能说我们使用汽车的量上来了,但不代表我们制造汽车的能力增强了。”

  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我们自己做决不会比外国人差。实际上,我国的设计能力是不差的。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地去想如何从“第二辆车”开始让它成为我们自己的车。品牌都掌握在人家手里,钱大部分给人家赚去了,我们自己得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自然也很难用更多的钱来投资我们自己的研发事业了。(来源:新文化报               记者 朱淑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