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旗轿车在2006北京车展--老红旗的展示12月24日郑州实际拍摄红旗773---红旗外部造型 »

12月24日郑州实际拍摄红旗773

 

拍摄随笔~~~

感谢车主李志军、北京未谋面的推荐人杨昕、还有深圳的不是很懂斑竹 以及更多喜欢红旗的朋友们
            能认识天南海北的喜欢红旗车的朋友,真是令人感动的

在红旗车里,车主李志军老师和他的朋友很欣慰地笑着..........

  平淡的2006年就快要结束了,没想到,直到12月24日这一天竟然成为的我的一生中能让我深深记忆一天。
             首先是北京的杨老师在sohu老爷车论坛上发了773,他告诉我车子竟然在郑州,这么少见的773怎么可以错过,经过联系,问到了具体的地址,车子是他的一个郑州朋友李志军的。和李老师确定了24日见面,他很热情的答应,认真的告诉具体的地址和怎么坐车。


  24日我中午12点半,向李老师说的地点进发。 我从城市的东南赶到郑州市东北,几乎横穿整个郑州。出租车是不敢打的,我乘坐61路车,几乎是从起始站做到了终点站。约一个多小时后,我来到郑州市的北郊,一打听,距离下坡杨这个               村庄还有相当的距离,然后租了三轮摩托来到了。这个村庄曾经以生产暖气片,而名扬中国,是一个很普通的北方村庄。几分钟后,李老师从一辆白色的小面里探头跟我很热情地打招呼。


  李志军,个子不高,戴眼镜,穿着朴素。说话声音很大,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子中原汉子的豪爽劲。小面载着
             我和李老师来到了附近的一个仓库,刚进院子,很空旷的平地上静静地停着那辆红旗773。 李老师立即就指挥起自己的几个朋友忙着修红旗的蓄电池,接口有点不匹配,他就叫人去买。在等待的间隙,李老师开始大声的讲起自己的爱车               言语真可以用澎湃激昂来描述。 从车头,到车厢内,仪表,座椅,一直到车尾,到备胎。他一直在大声的讲,重点的地方反复强调。彷佛他不是在给我介绍这车,而是在一个演讲台上,面对数万的观众慷慨陈辞!。“这是中国人自立更生,自主研发的结晶,象征着中国人的自尊自立自强。我们做人就要这样!”周围的一些朋友和邻居都不住点头。               说到红旗的油耗,他就引用了劳斯莱斯的同年代车型进行对比;
             说到红旗车的坚固,竟然让几个朋友排站在了保险杠上,为了增加说服力,正和我交谈的他也一个健步飞上保险杠。这个行为是让惊 讶的。


  这辆车车况很好,全部都是原装,这辆车是一九七三年五月的车子,编号为73,在几乎全车的任何位置的金属零件上都能看到“73”的钢印。中间,李老师专门拿来工具,一个个把零件拆下,看到73的标志,让我拍了照,再一丝不苟的装上。
             蓄电池零件买回来,一打就着。但是,油却上次试车时耗完了。再次派人加油。
             终于,在清脆的轰鸣声中,车身一抖动。红旗车就活了。
             李老师好心让我坐在后座,几个朋友六个人上路了。   城郊公路人行人车辆都不多,但是,我们的车子绝对是100%的回头率。有不少车辆乘客眼睛都盯着看,还有出租车尾随,中间竟然还有一辆车差点追尾
             在狭窄的村庄里的路上面行的时候,在路边的上年龄的村民,在车经过的时候,眼神里闪出来惊讶的色彩。当年,这车在我们老百姓心中 在中国人民心中是怎样一个地位啊。是对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屈不挠建设史的感叹;是对那个年代的伟人们的顶礼膜拜的情感;是对那个红色的岁月的激情回忆。
             红旗车就是能让人反思的车,能让人回忆的车,能让人不简简单单把他看作车的车。


李老师害怕我没有拍够,再次加油,绕了个大圈。他坐在中间的加座上面对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的思想相比已经跳出肉体,已经 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时候,什么感觉?我想就是幸福。一个有经济实力的红旗爱好者坐在自己的拥有的红旗车里面,一个天天纸上上谈兵的红旗爱好者第一次坐在飞驰的红旗车内部
             我们都是幸福的。

  相距是短暂的,当华灯出上的时候,我要走了,李老师和他的朋友又专门把我送到了公交车站,本来一下午的忙碌,为了我又是花钱出力,尽量照顾我,给我创造一切条件拍好照片,我已经很是感激
             他们临别竟然是满是歉意,说由于红旗车太长,路比较窄,车是没有牌照,只能送到这里,我除了感动无语了
12月的冬日是寒冷的,天色黑得很快。红旗车打着转向回去得时候。我只感到了春天的暖意。
  大家对红旗车的感情,对中国汽车的感情,转化成了爱好者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真挚。

所有语言,只化作一句话-感谢!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