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得的红旗摄影佳作亲历-第二届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造型设计国际交流会 »

寻找失落的红旗

 《汽车商业评论》,推荐购买该刊,该文版权为该刊所有

感谢“红旗不倒”网友的大力推荐

首先在论坛看到 “红旗不倒”网友的大力推荐,而且不辞辛苦的把一些重要字段都加了重,真的很感谢!上了qq,小白也大力推荐了该刊。在下认真地读了,读完以后,一个字----“痛快”!贾老真的说出了很多喜欢红旗,热爱红旗的人们的心声!真的为贾老的仗义执言而深感敬佩!同时也深深感谢《汽车商业评论》杂志,这篇文章是在下看到的所有媒体上至今为止最不留情面的最直接的对一汽红旗的批评。


             寻找失落的红旗
--------------------------------------------------------------------------------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贾可



《汽车商业评论》最新一期封面

 

 

  品牌基因失落?产品规划缺位?不敢正向研发?徐建一如何清理前任遗产、在废墟上构筑红旗豪华轿车的未来?

  倘若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那辆防弹检阅车一定是来自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红旗轿车。这辆检阅车正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紧锣密鼓地制造之中。但是它现在却被当年红旗CA770的设计师贾延良情绪激动地评价为未能继承红旗高级轿车精神的不佳之作。

充满争议的hqd

 


新红旗检阅车的基础来自于2005年4月在上海车展上展出的红旗HQD概念车(现改名为HQE)。今年3月,这辆检阅车的车头造型突然被要求无限逼近先前的红旗CA770。紧急改动之后,现在的检阅车已经进入了挑选零部件供应商,准备试制阶段,明年出车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贾老正在讲课

 

 

  造型被要求无限逼近红旗CA770自然是贾延良的光荣,但是这位老先生却对现在的这款新检阅车大光其火,他认为这款CA770之后中国人真正自己设计并将量产的第一款红旗轿车似乎形式上很像老红旗,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延续老红旗的基因。
“红旗的基因是造型运用明代家具线脚,以及第一代红旗就开始使用的竖格栅水箱面罩。其他都可以变,这两点不能变。”平日里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                
               事实上,一汽的设计人员先前更希望以2005年展出的红旗HQE为蓝本推出新一代红旗轿车,但是既然要求必须沿袭红旗CA770的风格,于是他们将老红旗的车头设计生搬硬套地嫁接到了红旗HQE身上。贾延良觉得这是不可思议之举。他说:“他们对770真正的东西不理解,整个车往下坠,没有动感。”

 

 贾延良认为,老红旗停产以后以奥迪100为基础的小红旗系列以及其它冠以红旗的产品,不仅没有提升什么一汽的研发能力,反而因为在造型上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法,使红旗轿车的基因丧失殆尽,品位也丧失殆尽。他本希望红旗新诞生的HQE能够使这个自己创立并被认可的品牌基因得以重拾,但事与愿违,为此他颇感痛心。

  尽管如此,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老汽车人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还是表示有所欣慰。他说,这是“因为出车了。一个汽车厂多少年不出车了,现在出车了”!

  这位专家眼中的“出车”概念是指严格按照正向开发流程,走过产品定位、自主设计、工程开发、试制试验、批量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汽车产品问世。1965年底获得国家正式定型的红旗CA770正是经历过这个过程的我国第一辆正向开发量产轿车车型。

  《汽车商业评论》观察到,红旗HQE被设计开发并即将生产的现实至少说明一汽正在力图重拾红旗CA770的开发道路。对于这家饱受诟病在历史上被视为“共和国长子”的汽车公司来说,如此作为已经表明它在历经多年停滞发展之后,正在试图重新出发。

  不过,我们同时必须注意到,做一款车容易,特别是定义为“国家元首”使用的特种车,但是要将红旗品牌长期保存下去,要让红旗轿车真正驶入世界豪华轿车之林,路漫漫其修远兮。

  品牌基因失落?产品规划缺位?不敢正向研发?急功近利冒进?这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就自主轿车开发特别是红旗轿车开发向一汽提出的四大问题。

  作为一汽的新掌门,徐建一必须在清理前任遗产的基础上勇敢地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仅仅依托销售先行的做法,出售“抱来的孩子”,将使这个过去中国人心目中的豪华轿车品牌永远存在于梦幻之中。

               不能抛弃的红旗基因

  如果时代允许他一直从事汽车设计,如果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出现断代,那么毫无疑问,现年66岁的贾延良将是与乔治亚罗或者宾尼法瑞纳齐名的汽车设计大师。

  很可惜,他的汽车设计作品主要有两款:红旗CA770和CA774。前者诞生于1966年,是闻名世界的三排座高级轿车,是老红旗系列中产量最多、最为成功的型号;后者是两排座高级轿车,1972年开始设计,造型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最终没有定型量产。

  当年,意大利设计大师宾尼法瑞纳称赞红旗CA770是“东方艺术与汽车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而与一汽轿车奔腾项目有合作的设计大师乔治亚罗今年年初参观红旗文化展馆时,他对其它展车不屑一顾,40分钟时间有35分钟是在研究贾延良设计的红旗CA770,他甚至掏出卷尺测量这款经典轿车。

  贾延良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建筑装饰系,师从著名工艺美术家、中国工业设计奠基人郑可。在他的培养下,贾延良在校期间设计出北京BK651型公交车,因此得到时任一汽轿车分厂设计处车身科科长吕彦斌的赏识,并被推荐到一汽工作。年仅24岁的贾延良便因此有了负责红旗CA770轿车造型设计的机会。

  自贾延良1978年离开一汽,一汽就再也没有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汽车设计师。而贾本人也就几乎消失于中国的汽车界。2007年5月,《汽车商业评论》追踪到了这位被遗忘的红旗设计师,他的口述历史重新打通了进入汽车世界的一个窗口。

  5月12日,一汽轿车公司在长春驻地召开纪念自主轿车出车50周年暨“感动红旗人物”颁奖大会。许多为红旗轿车奉献过青春年华的老人被请了过来,贾延良在数十年不被关注之后又被一汽请到长春并成为登台讲述红旗往事的“感动红旗人物”。                 贾延良在这次会议后的第二天被邀请到一汽技术中心,让他评点正在开发的两款红旗轿车,其中一款就是将成为明年检阅车的红旗HQE。一汽希望他能够尽情表达他对新红旗设计的意见。老人也真得这么做了,他在“骂”声中完成了对这款未来检阅车的评价。他不明白为什么多年后第一次正向开发的红旗轿车没有CA770的基因。

  他告诉大家,自己并非自夸CA770设计有多好,但是确实是红旗受到中央包括全国人民喜欢的经典之作。1966年CA770定型量产之后,他没有想到这个自主造型的纪录保持了40年。2006年上市的奇瑞A5是其后另一款由国人正向开发内外饰造型的量产车型,但还是有很多借鉴的痕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旗CA770是一曲绝唱。

  在2005年上海车展上,国人在等待40年后终于见到了力图成为红旗CA770继承者的红旗HQD(现已经改名为红旗HQE)概念车。这款车在即将正式量产时,被要求按照红旗CA770的样子改动设计,结果变成了贾延良评论的“四不像”、“笨极了”。

  抛开以往所走的弯路不说,现在新的红旗开发就应该继承这款车的优良基因,这位老先生谴责现在的红旗高级轿车的设计继承了当年量产车的许多糟粕,而将红旗CA770以明式家具线脚来设计棱线和曲面的精华抛弃了。

  “整个770的腰线应该通过形面来塑造,但现在却是以一根电镀条代替,像桶一样的身材肯定不好看,没有造型了。水箱面罩的竖格栅应该见棱见角有细节,现在却变圆了。”贾延良对于红旗的基因被忽视深感遗憾。他质问道:“这么多年你们干嘛了,红旗真正的基因是什么?你们把糟粕都整出来了。”

  贾延良当着一汽设计师们的面,历数这辆红旗检阅车的种种不足。在场的一汽领导颇感尴尬,有一些东西也并非他们存心如此。起初HQE都做完了,但被要求修改。由于时间紧、难度大,他们加班加点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修改方案。                 贾延良并不同意这个解释,他举例说现在这个车前灯罩上还有类似眉毛的一排开孔。这个设计是红旗CA770上的空调进风口,而在他的原设计中并不存在。当时是为了空调进风,实在没有办法才在灯罩上开了一排孔。如今技术上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还要眉毛呢?他总结道:“这还是没有吃透770的精神。”

  “所有高级轿车都有家族的基因,即使红旗再变,只要我总结的两点基因不变,出来的产品永远是红旗的儿子、孙子。我们为什么要放弃红旗CA770的经典民族风格?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重新弄出这样的红旗产品来?”贾延良大声将这些问题抛向陪同他参观的一汽设计人员。

  但是亦有此间观察人士不同意贾延良的看法,认为现在不应该强调红旗的设计风格,因为现在没有谈的基础。他说:“你应该有一定数量汽车以后,或者是你有了一定的设计之后,你再去谈我的风格是什么?就是说什么样的设计适合我的风格,什么样的风格是不适合的。现在你一个车没有,就在那儿空谈。我倒希望现在不同的人,按不同的思路搞出好几个车来,将来其中某一两款车成功以后,这就是红旗了。”

  贾延良认为这是放着先前红旗CA770的成功不顾,他亦就此反问为什么上面要求按照红旗CA770来设计现在的红旗检阅车?他强调红旗品牌需要传承的设计元素包括:竖格栅中网、明式家具线脚、动感的姿态。一定不要抱住CA770不放,做到精神上的传承,这样才能保证红旗品牌造型的延续性,而不是现在这样拘泥于形似,因为形似做到很容易。

  “红旗有一个品牌历史的传承性,这个传承性就是它为什么是高档轿车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过去那款成功的770,有过那段辉煌的历史。”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我现在一看这个车照猫画虎,感觉不是停滞,是倒退了。”

  对于2008年4月北京车展上亮相的红旗SUV,贾延良认为即使很多人看好,但这款并非由一汽人自己设计的概念车并没有多少红旗的基因,它完全可以叫红旗之外的任何一个名字。

               又有了正向开发的红旗

  就在贾延良抨击完红旗HQE后的第二天,2008年5月14日,徐建一带领一汽的领导干部对这款车进行了评审,贾老先生的批评并未给大家造成心理阴影。“大家都很满意的,高层也满意。为什么呢?多少年来一汽终于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个红旗轿车搞出来了。”一汽的老同志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当年的红旗CA770项目,标志着一汽开发轿车,经历从简单模仿到技术创新,完成了一次产品开发层面的自我学习与提升的过程。(详见本期文章《往事并不如烟》)很可惜,后来再无一款红旗轿车能够走到如此“出车”的地步。

  在一汽的耿昭杰时代,红旗本可以重生,但是最终耿挖了一半的井还是被人放弃了。以奥迪100 C3平台为基础改造而来的小红旗系列,特别是红旗世纪星,实际上开了后来众多自主品牌“出车”模式的先河,但是一汽却在即将迈入自主正向开发的时候,放弃了这条从引进、国产化、再到创新的自主之路。

  “一汽走了一半儿就不玩儿了,之后让别人玩儿了。”此间观察人士说,“如果来一个车就改,接连不断地改,改到现在,我们应该有像样的车了。现实是改了一个,我们就再也不动手了,这个思路也没有真正延续下来。”

  以丰田皇冠Majesta为基础贴牌生产的红旗HQ3,试图以捷径“出车”,不仅在现有红旗的家族基因上与CA770毫无关联,而且也彻底忘记了40多年前一汽就已经实施的正向开发流程。

  在2005年4月的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之后,这款一汽设计师常冰设计的红旗HQE还是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兴趣。这一年9月的长春东北亚博览会上,吴仪在一汽展台问竺延风,红旗HQE大概卖多少钱?当时还没有想到要将它变成真车的竺延风总经理灵机一动说,一定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领导。

  后来很多中央领导对这款继红旗CA770之后,中国人自己设计造型的大红旗车怀有兴趣。一汽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每次中央有人看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振奋,觉得中央有人看了,这个车可以往下做了,但是每次看完以后就都没信了。”

  2005年9月在长春展出之后,红旗HQE概念车就再没公开亮相过。一直憋到2007年10月,这款车的开发工作才正式启动。为何在概念车公开亮相两年半以后,一汽才正式决定实施这个项目?一般的理解是,如果再晚一点启动这个项目,那么新红旗检阅车将不能如期赶上国庆60周年。也就是说,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根据《汽车商业评论》的调查,前任一汽总经理竺延风在封存红旗HQE概念车的同时,启动了红旗C601项目,也就是在上一代奥迪A6的C5平台上,开发全新造型的红旗轿车。因为这是能够量产并且实现销量的车型,竺延风的重心自然向此倾斜。

  红旗C601同HQ3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基本等同于引进原型车,外观改动可以忽略不计,而前者则是全新的造型。在这点上,C601等同于以马自达6为基础诞生的奔腾轿车。而不同之处在于:奔腾的造型由意大利乔治亚罗的设计公司操刀,而C601则完全由一汽的设计师负责。

  因为求助于奥迪C5平台,C601的研发是一波三折。最新的消息是经过三轮样车开发,这个项目在2008年6月初被叫停。《汽车商业评论》无从知道其中原委,一个猜测是大众改变主意,不再愿意将此平台提供给一汽。果然如此,这再次证明将开发自主品牌轿车寄托于外方合作伙伴的战略是多么不靠谱,特别是当这个外方地位强势的时候。

  在此意义上,我们更能体会红旗HQE项目的可贵。作为红旗品牌的旗舰产品,HQE采用一汽开发的新平台,而没有直接借用现有平台。而且今年2月22日在一汽技术中心一次性点火成功的V12发动机也是一汽自主开发,这款发动机将为一汽未来V6和V8发动机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07年10月,在竺延风即将离任之际,一汽突然成立红旗HQE项目组,大约90人的研发队伍被圈在一个单独的楼层里进行突击开发,大家对此充满了使命感。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一汽至少看起来没有明确的产品规划,产品开发策略基本属于随遇而安型,换一个合资对象就弄一款车来做。这位人士开玩笑道:“如果未来说福特跟它合作,它说不定会从福特再弄一款,思路全是这个。”

  但是红旗HQE的开发却给了一汽研发人员以信心。红旗事业部部长郭世君曾经在内部表示,先把HQE做成,成了以后就以它为平台,再开发面包车也好、SUV也好,都可以。而且HQE成了就能够往下做,这样,红旗的事情就做了一大半了,至少是开了一个好头,为以后的产品开发做好铺垫。

  HQE项目的进展确实振奋了不少人的精神。就这样在设计思路不统一,设计风格不统一、产品规划没有明确的基础上,红旗HQE的研发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项目组的5个会议室经常爆满,开发人员激烈争论的场景随处可见。

  意外在于2008年3月,突然HQE的造型被要求无限逼近红旗CA770。尽管并非心甘情愿,如前所述,设计师们还是完成了嫁接工作。最终的设计让贾延良感到不满,老先生甚至说,一个设计师要搞好产品,必须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对红旗HQE项目组的同仁来说,能够把车出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我已经不愿意跟他们谈什么风格的问题了,先把车做出来,只要这个车是好车,风格乱一点无所谓,你可以说这不像红旗,但是它至少是一个好车。”红旗HQE主设计师常冰对《汽车商业评论》如此解释说。
             要行动但不能盲动

  鲜为人知的是,2007年底,竺延风就任吉林省副省长,把他送到省政府的是一辆由一汽轿车试制的大红旗样车,这也算是坐着红旗光荣离任。这辆车现在陈列在一汽轿车公司的红旗文化展馆里。虽无从知道这辆车由谁操刀设计,但是从炮筒灯罩上的眉毛看,这又是一个不能理解红旗设计理念的赝品。                 在竺延风离任的2007年,一汽集团销售收入1880亿元,利润达到117亿元。徐建一说,这“值得骄傲”,但是“我们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绝大部分来自于合资企业,自主的贡献微乎其微”。

  也正因为一汽的利润基本建立在合资公司的基础之上,竺延风掌管一汽的9年时光被外界解读为积贫积弱的时代。正如徐建一所说:“一汽要想真正成为立足于世界的企业,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商,没有自主的品牌,没有自主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万万做不到的。”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2007年底,曾长期在一汽工作的徐建一重新回到一汽并担纲起重整自主品牌特别是红旗品牌的使命。   当时,我在2008年2月号的《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刊首“编者的话”中呼吁徐建一,“时间无多,一汽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从整合研发资源开始,从集中采购队伍开始,再到组建明星营销团队,努力把分散的细如麻杆的五指集中起来,形成拳头才可能对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形成有力一击。”

  2008年4月29日,徐建一在一汽2007年度第一汽车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要“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统一思想干自主,统一资源干自主”。他说:“自主的事业是一汽最核心的事业,自主的事业是我们必思、必想、必干、必争、必拼、必胜的事业,也是我们必须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全力以赴干好的事业。”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徐建一的思想已经处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但是他想要真正行使他口号中所说的手段则仍然非常困难。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一汽员工坦言:“徐总提出两个统一,但是一汽很难统一,你想这么做的时候,一定有人跟你对着干。我刚来上班的时候就有前辈跟我说类似的话,我理解不了,现在我都可以理解了。当你一门心思做一件非常有前途事的时候,一定有人想把它搅黄了。”

  某种意义上,贾延良等一批老同志被请回故地受奖,特别是作为红旗CA770的设计师获准评审红旗HQE等在研产品,已经显示出徐建一拯救红旗品牌的决心。

  徐在这次会议中为老同志颁奖并表示“要拿出当年一汽人干红旗的精神,把自主轿车的事业做强做大”。他说:“做强做大一汽的自主轿车事业,必须要解放思想,突破现状,整合一汽集团自主轿车的资源,集成一汽集团自主轿车的合力,才有可能成功。”

  他接手一汽之际,这家号称“共和国长子”汽车公司的轿车产品库中基本没有武器,当对手的产品如排列好的飞机一架架起飞时,自己只有在马自达6基础上改进的奔腾B50,红旗的新产品只有2007年10月仓促动工的红旗HQE。有人调侃道:“老徐要吃饭了,还得从买稻种,买农具开始。中间得难受一段,得吃瓜菜代一段。”

  确实,总经理一任四年,徐建一必须马上下指令进行新车的研发,否则他在一届期满可能离任之时,也将难以看到什么新产品面世,除非一汽再次采取“抱孩子”策略。徐建一不能重蹈前任覆辙,应该立即启动对一汽集团自主品牌产品的清晰规划。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一汽老人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我们这个集团,多年来产品规划比较弱,不规划产品,想干什么不知道。规划是核心领导层对企业的构想,我们应该展开市场调研,迈开规划这个步伐。而且规划出来不要乱动,朝令夕改有什么用?”

  这实际意味着徐建一现在的成绩要在下一任体现,而这又需要徐建一有甘为人梯、甘作桥梁的品质。能够像当年的一汽厂长饶斌一样愿意做个桥梁,你们踩着我的肩膀过去吧。

  无论如何,徐建一不能操之过急。

  尽管红旗HQE明年将如期出车,尽管V12发动机顺利点火,但是一汽想要为红旗品牌制造豪华轿车的时机却并没有成熟。豪华轿车来不得质量上的半点差错,而眼前的红旗HQE却是在极短的时间中完成。即使抛开造型见仁见智,可以不作评价的因素,其他方面稍有不慎也将可能是对红旗品牌新的打击。                 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中国人开发车、制造车能力不强的现实,特别是对于豪华轿车的研发,各方面的能力更加欠缺。因此,一汽要在研发时间是人家的几分之一,花的钱是人家的十几分之一,整个的中国制造业水平也不如国外的情况下,忽然之间要跳跃式发展,实属难事。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一汽自主品牌轿车战略应该着重在一汽轿车的奔腾和天津一汽的其他自主中低级品牌上下功夫,锻炼队伍,积累力量。也就是说,他们应该在中低级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上适当加快速度。

  对于红旗品牌,一汽则绝不能抢时间赶进度,必须稳扎稳打,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以期真正能够成功一个产品,否则最多只能是将红旗品牌定位在一般的中高级轿车行列,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大好时机下,彻底失去进入豪华轿车阵营的资格。                 平日里以奥拓代步的贾延良也提醒一汽,红旗轿车的未来不一定非要开发那么多大车,也可以类似宝马开发出1系那样,但是必须要精致,必须要豪华级别的产品,而且必须要从基因上看出这是红旗家族的汽车。

  无从知道徐建一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一汽重整自主品牌相关的行动已经展开。

  2008年5月底,直接向集团汇报的红旗事业部改为向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汇报,这实际意味着独立的集规划、研发、采购、生产为一体的红旗事业部的撤销。徐建一此举显然是要将振兴红旗的重担交给一汽轿车,为此,他要将一汽技术中心和一汽轿车的研发资源整合在一起,成立一汽乘用车研发中心。                 相信接下来一系列的调整还将进行,复杂的人事问题,研发的资金问题,自主品牌的方向问题等等都将是困扰徐建一的重大难题。这里要特别提到人才问题。不论研发人才是否短缺,最近几年来,一汽集团出走了众多优秀的营销人才,人事的复杂将使徐建一任何精巧的构架化为乌影。

  另外,根据去年一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到2015年投入130亿元左右用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计划,这样的资金实力对于要复兴红旗品牌同时还要照顾其他品牌的自主开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如此,一汽轿车2007年年报显示,奔腾与红旗去年亏损总计达2亿元,其中,奔腾销售亏损额高达1.5亿元,一汽红旗销售公司亏损4995万元。在研发急需资金的同时,现有自主品牌业务还在流血的现实是徐建一想来都头痛的问题。

  从6月27日开始,接连三天,徐建一召集集团重要人士召开集团战略研讨会,商讨的重要议题就是一汽自主品牌包括红旗轿车未来的发展问题。红旗的未来或许将藏匿其中。